近日,富時羅素ESG評分和標普CSA(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ESG評分結果全部發布,較2023年,首鋼股份在兩家機構的ESG評級得分實現了倍增式提升,標普評分較2023年提升24分,富時羅素提升1.3分(滿分5分),這一顯著進步不僅標志著首鋼股份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國際認可,也彰顯了首鋼股份的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一成績的背后,是首鋼股份近年來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不懈努力與顯著成效。

踐行可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生產力

環境(E)
綠色制造與低碳行動:首鋼股份自覺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企業戰略決策和經營生產全過程,實施全工序超低排放,成為世界上首家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通過構建綠色發展格局,優化產業結構、工藝流程結構、能源結構和物流運輸結構,深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首鋼股份利用高爐沖渣水余熱為周邊居民提供采暖服務,采暖面積達110余萬平方米,涉及9000余戶,年可節約能源3.15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6萬噸。此外,通過推進極致能效提升攻關,各工序能效持續創新歷史紀錄,高爐工序、轉爐工序達到國家工序能效標桿值。
綠色產品研發與應用:首鋼股份致力于研發生產高強度、輕量化、耐腐蝕、長壽命的綠色低碳產品,如高能效電工鋼、汽車輕量化高強鋼等,助力下游行業協同降碳。其中,高端取向、無取向電工鋼產品通過提高能效水平,可協助下游企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400萬噸。

社會(S)
回饋社會與社區融合:首鋼股份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通過提供采暖服務、推進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方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社區和諧共進。例如,與金隅集團等合作推進的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助力打造“無廢城市”“清潔城市”。
客戶需求導向:首鋼股份聚焦客戶需求,促進長、短流程協同發展、有序轉換。在汽車板鍍層產品生產中,提升轉爐廢鋼比,開展低碳產品生產及客戶端成型試制,為汽車鋼材的綠色生產樹立了新標桿。

公司治理(G)
完善治理結構與頂層設計:首鋼股份成立綠色制造委員會和低碳管理中心,統籌頂層設計,搭建ESG治理架構,強化統一管理,確保低碳行動規劃的有效實施。通過構建極致能效運行體系,推動實現“雙碳”目標。
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首鋼股份堅持科技賦能,聚焦低碳型煉鐵工藝流程創新,持續推進研發并綜合應用多項降碳技術。如自主設計研發的生物質炭并罐噴吹裝置成功完成工業試驗,實現了我國生物質能用于鋼鐵冶金的首次突破。
行業引領與示范效應:首鋼股份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現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也為行業樹立了標桿。公司多次榮獲國家重點大型耗能鋼鐵生產設備節能降耗對標競賽“冠軍爐”稱號,并被評為AAA級ESG企業,展現了其在鋼鐵行業的領先地位和示范效應。


今年以來,首鋼股份獲評“第二屆國新杯·ESG金牛獎百強”企業;《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的科技先鋒 發展綠色生產力》被評為北京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ESG十佳案例;《完善低碳管理信息化體系,讓綠色低碳“看得見”》被收錄于2024中國服貿會碳中和行動與企業ESG創新論壇組委會編纂的《低碳品牌100佳》案例中;《打造綠色發展“金名片”塑造循環經濟“新樣板”》入選“ESG中國·卓越實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