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地下管線探測、架空管線調查、二三維數據建庫、三維建模……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日前,酒鋼數字孿生基礎平臺及應用系統(tǒng)建設項目完成“1+1+4”工程一期建設內容,并全部上線試運行。
“1+1+4”工程,即“十四五”期間地理信息數據無變化區(qū)域的1套地理信息基礎測繪數據,1個地理信息數字孿生平臺,4項基于數字孿生平臺的總圖、管網、土地資源、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
該項目一期共計完成集團公司125.2平方公里的地理地物、168.6公里電網、3287公里地下管線、1576公里架空管線、62公里鐵路線的測繪,形成了全新的二、三維地理信息圖;完成275宗地和9萬余項固定資產建檔;信息化系統(tǒng)實現動/靜態(tài)展示、實時更新,標志著數字酒鋼基礎底座已形成,解決了企業(yè)總圖、管網、土地和固定資產等方面信息“碎片化”“孤島化”問題,實現跨空間、跨流程、跨工序、跨系統(tǒng)、跨界面的集團化管理,滿足“1+1+N”的拓展需求,為后續(xù)各單位在數字工廠方面的擴展應用提供了二、三維專題地圖支撐,也為下一步酒鋼數字孿生工廠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打開酒鋼集團公司內網,進入酒鋼集團數字孿生基礎平臺,酒鋼各個廠區(qū)的建筑物、地下管線、架空管線、鐵路、綠化帶、設備設施等都被數字化“克隆”呈現在眼前。此次項目建設,集團公司完成了嘉峪關市本部及外圍,西溝礦和鏡鐵山礦等礦山區(qū)域,宏興股份榆鋼公司和昕昊達公司、東興鋁業(yè)隴西分公司和嘉信新材料公司、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策克口岸等異地區(qū)域的地理信息數據建設,形成完整的二維、三維地理信息數據,實現部分建筑物內三維靜態(tài)動態(tài)展示。同時,基于數字孿生基礎平臺,成功開發(fā)總圖管理系統(tǒng)、管網信息系統(tǒng),實現集團公司對總圖數據、管網數據的集中管理,為后續(xù)生產活動、規(guī)劃、項目建設、檢修維護等提供支持。
“近幾年,隨著地理信息測繪設備及技術手段、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日益成熟,很多城市及鋼企利用數字化地理信息數據的粘合力,實現多源數據關聯和業(yè)務協(xié)同,形成地上地下一體化、室內外一體化的搭載信息的全空間三維虛擬城市園區(qū)、工廠。”生產運行管理部動力能源管理室經理戚天忠介紹,隨著集團公司近年來各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亟需應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固定資產、土地資產的管理,加快完善健全現有資產實物管理體系,改進資產管理手段及流程,提升資產管理水平,保證固定資產、土地資產管理依法合規(guī),同時需要建立集團公司廠區(qū)管網電子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為今后開展新建項目規(guī)劃和設計提供基礎資料。
鑒于此,集團公司于2022年3月28日啟動酒鋼數字孿生基礎平臺及應用系統(tǒng)項目。項目結合酒鋼集團公司“十四五”建設項目落地情況,共分三期實施,一期完成“十四五”期間地理信息數據無變化區(qū)域的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數字孿生基礎平臺、總圖、管網、土地資源、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等系統(tǒng)建設。二期完成2023年建設完畢的“十四五”項目區(qū)域地理信息數據補測繪。三期完成2024年建設完畢的“十四五”項目區(qū)域地理信息數據補測繪。
為確保工程質量,自項目開工以來,酒鋼集團數字孿生基礎平臺及應用系統(tǒng)建設項目組根據專業(yè)分工,有計劃組織筑鼎公司、信息自動化分公司開展項目施工質量監(jiān)督檢查,及時收集用戶反饋的問題,并將項目納入項目周例會管理,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用戶反饋的問題及時提出通報,對提出的問題及時督促施工單位整改。平臺上線后,測繪數據與管網管理信息綁定數據量較大,為了更好地展現平臺功能及項目成果,項目組督促施工單位對平臺功能及數據信息不斷完善,以滿足項目建設要求。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一期建設內容,平臺功能測試達到要求,滿足上線使用需求。項目組將持續(xù)對平臺進行普通和專業(yè)應用測試,確保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殷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