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成
2025年3月初以來,焦煤、焦炭期價延續震蕩偏弱走勢,截至3月17日,價格分別跌至1060元/噸、1600元/噸,均創近4年多來新低。現貨方面,焦炭最新一輪降價于3月14日落地,自2024年10月下旬至今,焦炭采購價格連續下調了11輪,每輪調降幅度為濕熄焦50元/噸、干熄焦55元/噸,累計下跌550元/噸~605元/噸;焦煤現貨同樣保持弱勢,其中自蒙古國進口焦精煤價格累計下跌540元/噸。
焦炭價格連續下跌,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供應能力較為充足。目前國內焦化產能處于相對過剩狀態,焦化企業不得不壓低產能利用率,控制焦炭供需關系的進一步惡化,對焦炭價格存在壓制。二是原料焦煤成本下降的拖累。自去年第4季度以來,國內煤礦生產率恢復到較高水平,焦煤日均產量同比增長近10%。此外,去年焦煤總體進口量再創新高,全年同比增幅為23%,尤其是2024年11月份進口量高達1230萬噸。高產量疊加高進口量促使焦煤整體供應轉為偏寬松,煤礦、洗煤廠、港口等中上游環節的焦煤庫存量持續攀升。在此壓力下,焦煤價格連創近4年來新低,拖累焦炭等下游產品價格下行。三是下游需求表現低迷。在需求負反饋的持續傳導下,鋼鐵企業盈利情況較差,生產積極性下滑。尤其是在采暖季階段,鋼廠為控制成本,持續采取按需采購策略,促使焦炭等爐料需求回落。同時,焦炭出口表現平平,難以給焦炭價格提供向上的驅動力。
焦企小幅虧損,缺乏提產積極性
焦價連續下跌11輪后,焦化企業多數處于虧損狀態。不過由于成本端的讓利,焦企虧損程度相對有限。3月14日調研數據顯示,目前行業平均噸焦虧損27元。其中,主產地山西地區焦企處于盈虧平衡狀態,河北、江蘇、山東地區焦企尚有小幅盈利,江西地區焦企虧損程度較為嚴重。
由于利潤不佳,焦企生產積極性一般,近期產能利用率下滑至70%左右,較前期下滑3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主要也是因為去年同期焦化市場虧損程度更大。當前焦炭雖然處于產能過剩階段,但企業把產能利用率壓低,焦炭供需寬松形勢并不是最差的,因此焦炭跌價空間基本轉移到了上游焦煤端,焦化利潤暫不具備持續惡化的預期。不過,較低的利潤也難以給焦企提供大幅提產的支撐。
短期需求偏穩,中長期仍存下行壓力
需求端,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其中提到了“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推動鋼鐵產業減量重組”。
從短期來看,五大品種鋼材市場庫存高點低于往年同期,且近期已逐步拐頭向下,體現春季階段需求正逐步復蘇,庫存得以消化。從利潤角度來看,目前鋼鐵市場盈利面保持在5成左右,總體生產積極性尚可;高爐日均鐵水產量為23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9.8萬噸。總體而言,目前鋼廠盈利水平也好于去年同期。
從往年來看,第2季度鐵水產量通常處于持續提升狀態,總體利好焦炭等爐料需求。不過,目前焦炭供需兩端生產效率均高于去年,總體庫存水平也高,對焦價反彈形成一定阻力。數據顯示,目前焦炭總庫存為1035萬噸,同比增加120萬噸。其中,鋼廠端焦炭庫存消化不及去年,可用天數保持在13天以上,鋼廠對焦炭采購的積極性一般;港口端庫存也處于持續累積過程中。
焦煤供應偏強,關注相關政策變化
春節假期結束后,煤礦端產量持續恢復至相對高位,下游需求增量有限,且以消化廠內原料庫存為主,礦端出貨壓力凸顯。3月初,全國兩會期間各地安全監管和環保管控趨嚴,部分地區焦化企業生產略有受限,煤礦增產速度有所放緩。3月14日數據顯示,523家煉焦煤礦山樣本核定產能利用率為84.9%,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精煤日均產量為74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會議結束后,煤礦存在一定提產空間。另需注意的是,近期市場不斷有控制煤炭供應的呼聲,關注煤炭生產定調變化。
進口方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前2個月,我國累計進口煤及褐煤7611.9萬噸,同比增長2.1%,整體進口形勢良好。近期來看,2月份以來,進口海運煤到貨量有所下降,港口持續去庫存。在進口端,春節后蒙古國煤炭(下稱蒙煤)通關快速恢復,整體維持高位。3月初因蒙古國白月節假期,口岸短暫閉關,另外由于甘其毛都口岸監管區庫存壓力較大,2月下旬到3月上旬通關節奏有所放緩;3月中旬以來,通關量逐步回升,目前日通關量約為13萬噸。
焦煤中上游庫存壓力仍較大
春節以來,焦煤整體庫存處于季節性的去庫存階段,但近期降幅縮小,整體庫存高于前兩年同期。從焦化廠端來看,廠內焦煤去庫存情況較好,整體保持同比下降態勢;但在煤礦、洗煤廠等供應端,焦煤庫存顯著高于往年同期,壓力仍較大,凸顯焦煤供需相對寬松態勢;港口端因近期到港量下滑,庫存處于下降趨勢中。
總體來看,受庫存壓力的影響,蒙煤通關量環比下降,國內煤礦的復產節奏也在全國兩會期間放緩,焦煤總體供應邊際收縮,另外近期市場有控制煤炭供應的聲音,提振“雙焦”市場情緒;不過,目前需求端暫未有大幅提升預期,同時也有粗鋼控產等不利需求的消息,“雙焦”價格仍將受到高庫存的壓制,維持偏空思路對待。后期應關注“雙焦”實際供應節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