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進口煤價格止漲回落。“究其原因,是供給整體寬松、采購需求不足、外貿運費下行造成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截至11月10日,我國重點電廠存煤量達到9792萬噸,超出去年最高點430萬噸,日耗達345萬噸,較去年同期略低,可用天數28.30天。綜合來看,終端電廠補庫動力不足。
采購方面,10月底,各地海關接連傳出本年度進口煤額度用完、限制進口煤靠卸的消息,短時間內進口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加大,疊加價差收窄下進口煤優勢削弱,下游暫停采購,觀望為主,國際市場上來自中國的采購需求銳減,造成國際動力煤價格應聲下跌。
同時,近期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不景氣,太平洋市場整體成交減少,各船型運費下降為主,節奏不一。Cape型船運費走勢疲軟,好望角型運費指數(BCI指數)上周暴跌506點。巴拿馬型船整體成交稀少,運價延續跌勢。太平洋市場持續低迷,靈便船型運價連續下滑,本周跌幅逐漸收窄。截至11月12日,BDI指數較上月同期大幅下滑570點,反映了航運市場各方的悲觀心態。
反觀國內市場,煤價深跌后企穩。截至11月13日,北方港5500卡平倉價為549元/噸,同比上周下降1元/噸,5000卡平倉價為485元/噸,同比上周上漲2元/噸。
“國內供給整體寬松,冬儲需求和部分優質煤種緊缺是煤價止跌企穩主因。”分析師介紹,坑口方面,國慶假期后,主產區煤礦加快生產,供應整體寬松,坑口價格持續下調。進入11月,由于臨近年底,主產區煤礦執行以銷定產策略,北方供暖季到來提振整體坑口價格堅挺,降價煤礦數量環比大減,加之冬季環保限產,坑口價格止跌企穩。港口方面,由于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不高,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入量較前期日均減少15萬噸左右,導致整體庫存下降100萬噸,部分性價比較高的優質煤種出現結構性緊缺,貿易商挺價心態再起。
不過,分析師認為后期煤炭價格下行壓力仍大,形勢不容樂觀。今年以來,沿海終端電廠維持高庫存策略。截至11月13日,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庫存為1669.99萬噸,環比上期小幅減少7.87萬噸,存煤可用天數維持在27—28天左右,而全國重點電廠庫存已經提前攀升至歷史峰值,幾乎沒有補庫空間。由于目前港口價格跌破年度長協價,電廠有少量需求釋放出來,但庫存高企下其補庫需求依舊較少,加之年度煤炭訂貨會召開在即,預計短期內電廠仍難出現大規模集中采購。(史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