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陶海銀)1月底,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公布了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其中,由中冶賽迪打造的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鐵前集控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山東鋼鐵集團永鋒臨港有限公司“先進優特鋼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成功入選,體現了中冶賽迪在鋼鐵智能制造領域的引領性和影響力。
2022年10月10日,由中冶賽迪打造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鐵前智慧集控中心投用正式投用。該集控中心對中天綠色精品鋼3座高爐、3臺燒結機、3條焦化生產線、5座石灰窯、2座綜合原料場等工序16個生產系統進行一體化智慧集控,是目前行業集控產線規模最大、崗位集控率最高的鐵前智能集控中心。
中天鐵前智能集控中心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底座,通過建立全流程、一體化的鐵前大數據中心,整合L1、鐵前MES、鐵水調度、檢化驗、遠程計量等8大數據系統,匯聚40多萬個數據點,支撐9大應用+250個智能模型+340張全自動報表,打造了中天鐵前智能化系統,初步實現鐵前生產的智能監控、智能分析、智能決策,促進數字化、標準化鐵前生產管理,達到以數據為驅動形成智能精益生產新模式的目標。中天鐵前智能集控中心的建設實現了信息共享及信息流的快速傳遞,促進了鐵前生產管理流程優化,便于快速優化生產以及各工序間的技術溝通交流,有助于生產組織的整體協調管理。
2022年8月,中冶賽迪發布了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冶金全流程智能工廠解決方案。該方案已在山東永鋒臨港智能工廠落地應用,打造了全球首個基于統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全流程數字鋼廠。在永鋒臨港智能工廠,中冶賽迪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了鐵區、鋼軋、生產、設備、能源、物流、安環等15大類智能應用APP,超過2000個智能應用功能項,充分挖掘、釋放出數據的價值,讓全流程生產聯動協同,推動價值創造由局部區域向全廠、全流程演進。
該項目結合永鋒集團的精益管理實踐,在全球率先開創數字精益新模式。永鋒臨港智能工廠建立了精細化成本和關鍵績效指標的準時自動核算能力,上至全廠生產調度、下至每個員工都能在數據中定位問題、持續改善、固化經驗,通過數據基礎上的優化閉環持續精益,追求成本的極致最優與生產的極致高效。自投產以來,永鋒臨港智能工廠噸鋼成本較永鋒鋼鐵本部基地降低100元以上,全員人均產鋼量超1500噸/年,充分體現出全流程智能工廠的價值和效益。
下一步,中冶賽迪將持續致力于打通前沿技術賦能產業經濟的關鍵通路,讓智能化、數字化力量在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中國冶金報》(2023年2月7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