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強調要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高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長,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漢琦表示,目前中國制造在全球所占的比重超過30%,世界排名第一。然而,大多制造企業采用國外工業操作系統,高端工業控制器的核心芯片等關鍵環節也依賴進口,限制了我國工業場景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必須突破關鍵核心環節,發展國產工業操作系統、高端工業控制器,筑牢相關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基石。
“一方面強化頂層設計,前瞻化布局和推進高端工業操作系統的自主研發,加大對骨干企業在資金投入、稅收優惠、國家研發立項、政府采購傾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同步加快推進工業操作系統標準體系和平臺建設,加強相關領域人才梯隊建設,打造國產工業操作系統新生態。”武漢琦建議,同時強化國產高端工業控制器與國產化操作系統深度、全面適配,加速高端處理器、工業控制協議通信芯片等的國產化替代,推動“芯片+操作系統+應用”一體化協同,為礦山、建材、煤炭、冶金、新能源、機器人等多場景應用提供支撐。
據了解,作為國內高端裝備制造的領軍企業,中信重工在礦山機械、重型裝備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日前,中信重工自主設計、自主編碼、自主開發了國內首個高端嵌入式微內核工業操作系統,實現了國產工業高端嵌入式操作系統“零”的突破。以此為基礎,中信重工正加快推進嵌入式操作系統在機床數控系統、工業控制器以及特種機器人控制系統的研發適配、國產化替代和推廣應用,以突破行業關鍵核心難題,助力制造業實現有國“芯”、有國“魂”。(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