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
隨著海內外宏觀擾動結束,鋼材回歸行業基本面邏輯。筆者認為,在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美聯儲11月份降息落地、國內相關會議結束后,宏觀因素對鋼價的擾動大幅減弱,鋼材價格重新回歸基本面邏輯。而當前行業矛盾并不突出,尤其建筑鋼材供需雙弱特征顯著,房地產下游尚未形成對建筑用鋼的強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給價格帶來壓力。螺紋鋼或繼續在當前區間震蕩整理運行,趨勢性驅動力偏弱。
美國大選落地
或給未來鋼材出口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特朗普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圍繞著其之前的競選承諾,“特朗普交易”也是近期影響海內外資本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元指數的攀升導致大宗商品市場整體承壓,黃金、原油、銅和國內黑色產業鏈品種的價格均較大選結果公布前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國內方面,特朗普以加征關稅形式開展的“貿易戰”或對我國未來出口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其首個任期內的經貿政策,曾一度令我國商品出口、高科技產業發展承壓。
最近兩年,我國鋼材出口和間接產品出口均處于較高水平。今年1月—10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9189.3萬噸,同比增長23.3%。以目前情況推測,全年鋼材出口量超過1億噸,出口占產量比重超過10%。而各項鋼材間接產品的出口也在增加。1月—10月份,我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23.8%,家電出口同比增長14.5%,船舶出口同比增長72.5%。若特朗普上臺后推行加征關稅政策,勢必對我國相關產品出口帶來影響。
國內化債“三箭齊發”
鞏固復蘇動能
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下稱《議案》)進行通報。《議案》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為便于操作、盡早發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計劃分3年實施,從2024年至2026年,每年安排2萬億元。從2024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對于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議案》明確仍按原合同償還。
三項化債政策協同發力,將產生較顯著效果。據財政部部長介紹,到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將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1/6。
通過實施置換政策,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將騰出來,用于促進發展、改善民生。同時,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于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后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據估算,5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地方暢通資金鏈條,增強發展動能。地方政府將有更多資源支持投資和消費、科技創新等,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
在會議前期和會議當周,市場預期較強,但由于會議發布的內容主要針對化債,未提及房地產、基建等方面內容,因此市場反饋略低于預期,導致建筑鋼材板塊承壓。
利潤驅動下產量回升
冬季生產平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0月份,中國粗鋼產量為8188萬噸,同比增長2.9%;生鐵產量為7026萬噸,同比增長1.4%;鋼材產量為11941萬噸,同比增長3.5%。1月—10月份,中國粗鋼產量為85073萬噸,同比下降3.0%;生鐵產量為71511萬噸,同比下降4.0%;鋼材產量為116484萬噸,同比增長0.5%。
10月份粗鋼產量較9月份出現較大回升,環比增幅達6.2%,原因包含政策和行業兩方面。
政策方面,9月24日以來,國內“穩增長”增量政策密集發布并落地實施,其中不乏房地產利好政策。如北、上、廣、深的全面放開,尤其被認為是國內房地產市場全面放開的標志。
行業方面,截至11月15日,全國247家鋼鐵企業盈利面為57.58%,同比擴大28.58個百分點。這一盈利水平雖然較“十一”國慶節后的70%以上有差距,但仍遠高于9月份的不足10%。從相關機構對全國87家獨立電弧爐鋼企的調研情況看,截至11月13日,電弧爐鋼企平均成本為3525元/噸,平均利潤為-45元/噸,其中谷電利潤為71元/噸。近期鋼材價格回落,鋼企盈利情況受到影響,但鋼企盈利面仍超過五成。筆者認為,接下來的冬季鋼企產量變化不大,整體保持平穩生產。

《中國冶金報》(2024年11月21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