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鋼集團煉鋼區的火熱生產現場,負責設備正常運行的新鋼集團數智化部煉鋼自動化作業區傳來捷報:通過對鋼一區三座轉爐氧槍編碼器進行的技術改造,成功破解了長期困擾生產的維護難題,為氧槍的穩定運行掃清障礙,不僅故障率大幅下降70%,而且實現了年節約成本60多萬元的佳績。
氧槍,轉爐煉鋼的心臟設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戰士,頻繁穿梭于熾熱的爐火之中。而編碼器,則是這位戰士的“眼睛”,精準采集數據,確保氧槍槍位與自動升降控制的準確無誤,一旦編碼器“失明”,氧槍便可能迷失方向,栽入轉爐,引發重大設備事故。
然而,新鋼集團厚板事業部鋼一區轉爐的編碼器卻長期身處險境,在改進前,它位于氧槍橫移小車換槍一側,空間狹小,搶修時如同在鋼絲繩卷筒間的縫隙中“舞蹈”,危險重重,加之這一區域高危頻發,維護難度大,隱患難以察覺,編碼器故障頻發,成為生產中的一塊“心病”。
新鋼集團數智化部和用戶單位迎難而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現場調研,終于找到了破解之道,他們巧妙地將編碼器移位至氧槍橫移小車平臺一側,遠離高危區域,讓日常點巡檢變得輕松自如,隱患無處遁形。同時,他們還將編碼器聯軸器的塑料件升級為合金彈簧連接,大大增強了設備的耐用性,損壞率降低了80%以上,每年節約成本達60多萬元。
更為巧妙的是,新鋼集團數智化部技術人員在現場新增了備用編碼器,通過雙編碼器數據比較實現超差報警,為氧槍運行上了“雙保險”。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設備的穩定性,更為煉鋼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萬新東 嚴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