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1月27日,綠色鋼鐵戰略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了歐洲鋼鐵行業減碳面臨的主要障礙,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氫瓶頸、融資可用性和原材料供應限制等。
歐洲高昂的電力成本使當地鋼鐵制造商在全球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塔塔鋼鐵歐洲公司企業事務副總裁、歐洲鋼鐵協會主席Henrik Adam表示,在能源成本方面,歐洲市場并不是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烏克蘭的咨詢公司GMK Center首席執行官Stanislav Zinchenko表示,歐洲的鋼鐵生產活動將從歐洲內部遷移到能源成本較低的地方,并指出歐盟成員國之間現在也存在相關競爭關系。他表示:“我們可以預計,歐盟的鋼鐵生產活動將從電力成本高的國家轉移到電力成本低的國家。”
缺乏監管框架和需求側政策引導阻礙了當地相關資金投入和應用。安賽樂米塔爾氣候變化部門主管說:“我們在制訂戰略時,不能制訂一個統一的全球戰略。我們知道在印度市場該做些什么,也知道在美國市場該做些什么,但我們不知道在歐洲市場該做些什么,歐洲的相關政策情況并不明確。”
“綠色鋼材”定義缺失導致買家不愿承擔“綠色溢價”,缺乏對于“綠色鋼材”的全球標準成為阻攔當地鋼鐵行業低碳進程的主要障礙之一。瑞典鋼鐵公司(SSAB)歐洲公司業務發展部門總監指出,歐洲對于“綠色鋼材”的定義缺乏明確的法規。對當地一部分企業來說,未來的承購合同正在商定“綠色溢價”,但對另一部分企業來說,這并不是他們的優先事項,因為在交貨前沒有明確統一定義的情況下,企業不愿意商定“綠色溢價”。
高質量廢鋼的供應和潛在的貿易壁壘可能會阻礙當地電弧爐的普及。國際回收局貿易與環境部門官員表示,貿易壁壘可能會阻礙當地對廢鋼加工的投資,導致歐洲本土廢鋼供應商退出供應鏈。
關于氫氣供應問題,Ramboll(安博)公司綠色能源轉型市場總監表示,在項目延期和成本高企的情況下,歐盟計劃每年進口1000萬噸氫氣,并在2030年之前在歐盟境內生產同等數量的氫氣,然而“不幸的是,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葉千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