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更低的工序成本、更高的工作效率、更有序的現場管理……
2024年,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致力于實現“極簡管理、極致創效、極低成本、極穩質量、極優效率、極強激勵”的目標,大力推進精益運營管理體系建設。在一項項舉措的加持下,該集團的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向好,獲2024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A+(極強)評級,集團主體信用維持AAA,積蓄了柳鋼在行業下行周期逆勢突圍的底氣。
真抓實干 打出降本增效“組合拳”
精益求精,才能更進一步。感知行業形勢的柳鋼,以精益管理作為“先手棋”,助推提質增效按下“快進鍵”。
推進精益運營管理工作,是柳鋼踐行“理念精進化、組織精健化、管理精細化、經營精益化、運營精良化”的“五精”治企之道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2024年“提質增效深化年”活動的有力舉措。
為此,柳鋼全力構建具有企業特色的精益運營管理體系,既借助“外腦”開展精益管理診斷,并根據診斷結果立行立改取得階段性成果,又主動對生產全流程進行自我剖析,開展系統性的梳理優化,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工作。
柳鋼從流程優化、成本控制、存貨管理等7個重點領域實施精益大項目,推動企業各項指標取得長足進步。該集團構建排產三級制度,大大增強了排產計劃的前瞻性和可執行性,進一步減少了混澆、熱裝率等原因造成的成本損失;實施算賬經營,構建高效精準的成本效益測算體系,有效支撐生產經營決策。
柳鋼主動優化考核體系,切實發揮績效引導降本挖潛“指揮棒”作用。該集團鋼鐵板塊根據各工序成本、創效等重點指標進行考核體系設計;鋼軋工序以提升全系品種創效能力和提高質量降低廢次降比率為主;采購部門側重于降低鐵水綜合成本、煉鋼過程輔材降本和廢鋼創效;銷售部門以創效為主,力爭縮小與行業的創效差距。
跨基地多單位聯合作戰,打通“大協同”降本的“高速路”。該集團依托沿海基地,切實發揮海運降成本優勢。柳鋼下屬的廣西鋼鐵集團科學組織多基地海鐵聯運和碼頭創效,208號、209號泊位實現口岸開放,打通成品海上出口物流通道,讓柳鋼向海圖強的征程更加蹄疾步穩。
一項項舉措帶來明顯進步。2024年,柳鋼三基地綜合鐵水成本、噸材綜合成本分別下降9.5%、6.6%。該集團近50%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已進入行業前1/2。
算賬經營 砥礪深耕爭創新紀錄
精益管理,需要有精確統一的數據來源作為支撐。為此,柳鋼號召廣大干部職工從集團整體利益出發,在全流程生產經營中算大賬、算細賬、算準賬、算好賬。柳鋼各單位紛紛對各自生產指標“打起算盤”,力求通過更精細化的生產管控將效益最大化。
柳鋼鐵前單位將鐵水成本視作“牛鼻子”,持續開展針對性攻關并取得突出成效,焦化廠優化配煤結構,冶金焦炭合格率明顯上升;煉鐵總廠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優化向好,鐵水綜合成本大幅下降,柳州本部4號高爐連續2年獲全國優勝爐稱號;煉鋼單位聚焦能源管控,轉爐廠工序能耗達到行業標桿水平。
此外,柳鋼軋材單位抓住創效“金鑰匙”,全力降低產品協議率,讓好鋼打出好口碑。2024年,柳州本部熱軋廠軋制成材率達98.71%,位列行業第一;冷軋廠綜合成材率達97.09%,位列行業前三。
跬步千里 人人皆是創效者
面對精益管理這張“大路線圖”,柳鋼人從各自崗位出發,將一個個金點子放進降本增效的“百寶箱”中,爭當精益管理“解題高手”,讓點滴效益積微成著,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匯聚強大力量。
先提問、再求解,降低生產成本的過程中,柳鋼職工既是“出題人”也是“答題者”。
柳州本部焦化廠職工研發5號、6號脫硫塔24小時連續自動輔助加堿系統并成功投用,實現了純堿精細化連續投放和硫化氫排放指標得到穩定控制的目標。這是焦化廠開展“最佳創意”“微創新”評比獎勵的一個縮影。2024年,該廠實施微創新改善636項,點滴智慧在火紅焦炭中閃光。
2024年9月份,柳鋼一軋廠實現四棒棒材生產線全規格覆蓋的生產目標。之后,柳鋼一軋廠攻關小組又進一步開展了多線切分適應性改造,減少改軋步驟,有效確保各規格切換效率,大幅縮短了改軋時間。
實行設備分類規劃、色彩管理和物品定置打造精益現場,開展設備“小改小革”換來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將廢舊設備回收再利用“榨干”它的價值……2024年,廣西鋼鐵集團員工積極參與“微創新”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積累效益,全年收到有效提案超2.92萬條,職工年度人均提案超4.8項,完成提案2.65萬項,占比達90.5%,累計降本增效超5000萬元。
截至2025年1月底,廣西鋼鐵集團精益現場累計驗收659個區域,驗收占比達90%;星級兩站一所共計達720個,通過553個。此外,柳鋼中金公司5個精益現場標桿區域也已建設完成。
面對依舊復雜的行業形勢,柳鋼將持續提升生產經營各項能力,讓過硬的生產技術、扎實的制造能力成為企業干事創業的“金剛鉆”,助力柳鋼在行業困境中燃起希望之火,照亮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冶金報》(2025年02月2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