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兆軍 通訊員 史佳佳
在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3月4日,王東風像往常一樣,又一次來到邯鄲市中心血站,進行了第22次的無償獻血。
王東風:河鋼邯鋼三煉鋼廠連鑄車間丙班作業長,是職工中學雷鋒的榜樣。自2005年開始獻血,截至目前,連續16年無償累計獻血5800ml。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誓言。

圖為河鋼邯鋼職工王東風正在無償獻血
說起河鋼邯鋼干部職工無償獻血的故事,邯鄲市中心血站站長孫國棟打開了話匣子:“邯鋼不僅鋼鐵產品在市場上叫得響,廣大干部職工無償獻血學雷鋒的故事更是溫暖人心。”河鋼邯鋼無償獻血隊伍中不僅有個人獻血的“獨行俠”,還有一家三口一起獻血的“愛心聯盟”,更有一次組織400余人無償獻血的“鋼鐵團隊”。
一家人傳承愛心齊獻血
2月25日,在邯鄲市中心血站,一對身著“河鋼邯鋼”標志深藍色工裝的夫妻和一個女孩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坐在相鄰座位上,在消毒、換口罩、填表、測溫、體檢后,開始獻血。在機采血小板設備前,他們3人緊拉著手,相互微笑,相互鼓勵。他們是丈夫尹志華,妻子申勇莉,女兒尹佳悅。
2月中旬,邯鄲市臨床血液供應陷入緊張狀態,邯鄲市中心血站發出招募通知,尹志華一家3口便一起來到邯鄲市中心血站,用熱血傳遞一份愛心。

圖為河鋼邯鋼職工尹志華一家人在無償獻血
尹志華:河鋼邯鋼邯寶煉鐵廠職工,是邯鋼“紅馬甲”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隊員。2月25日這一天,尹志華完成了第27次獻血,截至這天,他共獻血10600毫升。10年10600毫升的獻血量,若按體重為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液來計量,相當于1.5個人的血液總和;若按臨床用血每200毫升的治療量來算,這些血液能喚醒53個垂危的生命。
申勇莉:河鋼邯鋼一煉鋼廠機械維檢工,邯鋼“紅馬甲”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隊員。2月25日這一天,申勇莉完成了第40次獻血,截至這天,她共獻血達15200毫升。14年15200毫升的獻血量,若按體重為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液來計量,相當于2個人的血液總和;若按臨床用血每200毫升的治療量來算,這些血液能喚醒76個垂危的生命。
尹佳悅:“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漸漸愛上無償獻血公益事業。我是一名學生,今天是第一次獻血,雖然有點緊張,但是感覺很幸福。無償獻血傳遞的是社會正能量,我要發揚傳承。”
說起無償獻血,申勇莉一臉的幸福:“獻血能救治生命,是一件溫暖的事情,這也是我一直堅持的原因。我還帶動周邊親人、同事和朋友一起獻血。一個人獻血100次,不如讓100個人共同加入,這樣就能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愛心團隊,我們的社會將會更溫暖精彩。”

圖為河鋼邯鋼“鋼鐵團隊”在無償獻血
“鋼鐵團隊”傳遞正能量
今年初,受疫情及天氣影響,河北邯鄲市街頭采血量下降,而臨床用血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血庫庫存緊張。
為緩解邯鄲市中心血站血液緊張的局面,1月26日、27日,河鋼邯鋼號召廣大職工冒著嚴寒在接種疫苗前參加無償集體獻血。
河鋼邯鋼組織職工1月26日在河鋼邯鋼邯寶二服、1月27日在河鋼邯鋼一服進行集體獻血,廣大干部職工積極響應,主動加入無償獻血隊伍,擼起袖子,為生命“加油”。河鋼邯鋼“紅馬甲”無償獻血服務隊,對獻血職工進行全程服務。兩天共416人進行了全血捐獻,共計無償獻血166400毫升。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5年至今,河鋼邯鋼人義務獻血人數累計10000余人次,獻血總量超過200多萬毫升,救助生命數以千計。”孫國棟介紹說。
無償獻血是救死扶傷、奉獻愛心的一項社會公益活動,是雷鋒精神的弘揚和傳承。有著60多年優良文化傳統的河鋼邯鋼人,把無償獻血當成一種社會美德,他們以滿腔的熱血澆灌著生命的“綠洲”,讓道德的豐碑萬古長青。他們通過無償獻血的方式踐行雷鋒精神,為社會傳遞愛心和力量。“當邯鄲市血庫出現應急情況時,當病人出現特殊血型要求時,邯鋼人就會沖在最前面,積極救助急需輸血的人。他們是當代‘活雷鋒’!”孫國棟感慨地說。
據了解,在河鋼邯鋼,無償獻血的學雷鋒群體或個人燦若群星,以賈陸明、尹海兵、張建波、尹志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無償獻血志愿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邯鋼“獻身邯鋼,奉獻社會”的道德情懷,也成為了河鋼邯鋼對外展示良好形象的靚麗名片。